四川路桥绵茂公路项目建设者团队拼劲十足
【二十大时光】在深山开绝壁在险峰筑坦途 “大国工程”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
发布时间: 2022-10-21 来源:德阳日报 浏览次数: 字体大小: A+ A- 打印



绵茂公路项目团队。 受访者供图

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,能够参与到修建绵茂公路这一‘大国工程’,扎根在此挖隧道、修公路,见证绵茂公路跃龙门历史性时刻,值了!”10月17日,在四川路桥绵茂公路项目部,收听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后,大家难掩激动之情。

2021年末,绵茂公路入选新华社发布的《大国工程 跨越2021》纪实视频。“这段公路是按照国家二级公路平均纵坡的上限设计的,一修就是十几年。眼下终于要通车了!”四川路桥绵茂公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张海萍感慨,绵茂公路于2009年开工建设,自己是2013年毕业后到绵茂公路项目部工作,近十年时间,终于看到胜利的曙光。

为什么一条路要修这么久?项目副经理张浩掏出手机,晒出施工照片,介绍绵茂公路的施工数据:全长56公里,桥梁51座、隧道20座,桥隧比高达94%,同时要穿越龙门山4条地震断裂带,77处地灾隐患点……它起于绵竹市汉旺镇,与茂北公路相接,将阿坝州与成都平原相连。每年受汛期暴雨影响,有效施工时间不足6个月。也正因如此,2012年,时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的冯正霖在调研时指出:“绵茂公路是全国在建公路中地质条件最复杂、施工难度最大、危险性最高的公路之一。”

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了项目经理杜爱军。简短交流中,他的手机多次响起,原来是团队成员正在沟通相关工作。如今,绵茂公路项目团队正在进行机电安装的最后调试工作,全力以赴确保早日达到通行条件。

“多年来,团队成员放弃假期,24小时三班倒,人歇机器不歇,加班加点赶工期,力争挽回不可抗力因素延误的施工时间。”杜爱军回忆,参加绵茂公路施工的这段经历,永生难忘。

这是一个没有天时、更没有地利的项目。总体来看,项目具有“三多二高一复杂”的特点。“三多”即穿越的地震断裂带多、地质灾害多、新建结构物多。“二高”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、地震设防等级高。“一复杂”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,地震引发沿线山体崩塌,河床提高,给公路建设及抢通保通带来难题。另外,项目还遭遇过2013年百年一遇的“7·09”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,2016年“1·19”小岗剑、“3·20”鬼门关、“11·4”西河坝山体高位垮塌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多达10余次,一度让项目建设陷入荆天棘地。

“困难面前,我们项目最不缺的就是‘人和’。”项目总工程师王国安介绍,项目施工的困难时期,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在前,没有人抱怨,更没有人退缩,大家始终牢记职责使命,充分发扬“两路精神”和“攻坚克难、甘于奉献、勇于胜利”的新时代路桥精神,战数九寒冬,斗酷暑夏日,在深山上开绝壁、在险峰上筑坦途,最终战胜了各种困难,展现出新时代路桥人的责任和担当。

大家纷纷表示,绵茂公路是过去十年来,我国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。随着公路的通车,必将打通德阳市与阿坝州衔接的脐带,结束四川最后两个市、州相邻不相通的历史,从而推动两地在文旅开发、生态环保、清洁能源等领域深入合作,两地群众的日子会越来越好。

本报记者 付帅



责任编辑:涂策
更多新闻扫码关注德阳日报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