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去年,两只黑鹳来了不久,就伤了一只。
|
|
 |
近期增设旌湖竹排,供候鸟栖息。
|
|
天气渐冷,迁徙到德阳越冬的候鸟已进入集中抵达期,冬季的旌湖变得格外热闹。近年来,“在重工业城市观鸟”已成为德阳一张独有的名片,爱鸟护鸟工作的成效也 开始显现,有鸟友称,“与往年相比,如今的德阳观鸟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了2.0时代。”有专业人士建议,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,如建立观鸟指示牌等。
▶
哪些鸟儿在德阳作客
2008年,旌湖首次观察到中华秋沙鸭,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,与大熊猫、华南虎、滇金丝猴齐名;
2008年,旌湖首次观察到角,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;
2009年,旌湖首次观察到赤颈,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;
2012年至2013年间,旌湖观察到少量小鸥,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;
2013年,旌湖观察到少量红胸秋沙鸭;
2014年,旌湖观察到两只黑鹳,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;
2015年,旌湖首次观察到细嘴鸥,这种鸥类在我国极为少见。
2015年,旌湖首次观察到鹰科猛禽白尾鹞,目前其仍在旌湖停留……
下一个光临德阳的,会是谁呢?
旌湖观鸟2.0时代来临
近日,来自云、贵、陕、渝等多地的爱鸟人士齐聚德阳观鸟,提到德阳为保护候鸟而做的工作,他们纷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据介绍,近年来,即使是在枯水期,旌湖依然水量丰沛,为水生物繁衍提供了条件,也为迁徙的候鸟们提供了食物。随着爱鸟护鸟的宣传力度加大,爱护鸟类渐渐成为德阳市民的共识。同时,有关部门也逐年加大了相关投入,尽可能为候鸟在德阳越冬提供条件。
随着旌湖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成熟,目前已初步形成上游湿地以观赏雁鸭类候鸟为主,下游丰水以观赏鸥类候鸟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。有鸟友称,“德阳观鸟进入了2.0时代。”
担忧:伤害行为增加
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候鸟们提供了安家的乐土,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则是候鸟们的善邻。大多数市民无疑是善意和包容的。旌湖边,不时会有鸟儿扑腾着翅膀在市民手掌上取食,人与鸟的和谐相处,在这里触手可及。
但 也有部分人把鸟儿看作餐桌上的野味或笼中的宠物,不时有人沿旌湖用弹弓、气枪打鸟。此外,时有发生的排网网鱼、电鱼等现象,也成为了造成鸭类候鸟伤亡的重 要原因。去年,首次在旌湖观察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后不久,其中一只就被发现腿部折断。“基本可以确定系人为。”一位鸟友说,如今,候鸟仍在增加,伤鸟 行为却并未停止。
建议:增设爱鸟护鸟指示牌
在本月21日召开的多地鸟友年会上,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爱鸟协会副会长华英说,“旌湖边似乎没有有关护鸟爱鸟的宣传指示牌,这对一个著名的观鸟城市来说是一个缺失。”据介绍,国内许多保护区和湿地都设有各种宣传指示牌,值得德阳借鉴。
“设立相应的观鸟指示牌,对德阳这座观鸟城市的形象又是一次提升。”不少鸟友都赞成这一观点,表示希望有关部门有所动作。
本报记者 曾可嘉 图由李涛提供
▶
德阳爱鸟护鸟大事记
2005年起至今,德阳每年开展一系列环保公益活动,如“鸟语满旌城”、“爱鸟周”、“德阳观鸟比赛”等;
2010年,德阳举办城市鸟文化研讨会。同年,德阳爱鸟人士获得“斯巴鲁生态保护奖”;
2012年,成都国际熊猫大使、英国BBC著名生物节目主持人奈杰儿·马文来到旌湖观鸟;
2013年,《德阳,重工业城市观鸟》首次以大篇幅专题形式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刊载;
2014年,德阳拍摄纪录片《鸟与城》;
2015年,在旌湖设立了10余个竹排,供候鸟栖息觅食;
此外,市区绿化景观开始种植浆果植物,各居民小区开始在小区树木上安装人工鸟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