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
——基于习近平人民观的实践维度分析
发布时间: 2022-07-27 来源:德阳网 浏览次数: 字体大小: A+ A- 打印

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功力

始终牢记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

早在习近平于正定县任职期间的创新探索,就真切体现了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,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就是要始终牢记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,始终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,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,不断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,做到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

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,是历史的创造者,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,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。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。“人民立场”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所在。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以史为鉴、开创未来,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”。

2022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:“新的征程上,我们遇到的困难还会很多。我一直讲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,要准备迎接挑战、接受考验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就是这样推着国家往前走,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。”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。

始终践行“我将无我,不负人民”

“我将无我,不负人民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一段话,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,即始终向人民问计、听人民心声,同人民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。不管是在正定县、福建省、浙江省还是上海市等地任职,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不忘初心使命,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。

上世纪80年代,习近平担任正定县委书记,和正定人民“一块苦、一块过、一块干”“顶住压力减征购”“试点改造连茅圈”……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。在宁德市,建立“四下基层”机制,干部作风明显改变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在福州市,提出“四个万家”,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,与群众交朋友,为群众送温暖、办实事,有力地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。在浙江省,带领省级领导“下访浦江”,主动倾听来访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,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,后在全国总结推广“浦江经验”。在上海市,提出特别要关注经济还不富裕、生活还有困难的群众。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印证新时代人民观的重要内涵,对新时代新青年筑牢理想信念根基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、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,年轻一代应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。

始终坚守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

人民高于一切,生命重于泰山,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,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始终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:“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,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!”

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,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,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心里装着人民、时刻想着人民、讲话贴近人民、奋斗为了人民,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,顺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,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团结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,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。



责任编辑:涂策
更多新闻扫码关注德阳日报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