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江有群“农民诗人” 扛起锄头搞生产,放下锄头吟诗篇
发布时间: 2023-11-01 来源:德阳网 浏览次数: 字体大小: A+ A- 打印

  金秋十月,走进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,田野里、房前屋后,满眼皆是沉甸甸的果实,柚子、柑橘挤挤挨挨地挂满枝头,一派丰收的景象。整洁宽阔的水泥路、绿树环绕的农家小院、返璞归真的乡村咖啡馆,让这个地处鄢家岭的小山村显得与众不同。特别是不时映入眼帘刻在石碑上的诗歌,如同星光村这个名字一样,让人觉得诗意盎然。

  是的,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瓜果飘香,还长出了带着泥土芬芳的诗歌——由当地农民组建的云峰诗社蓬勃发展,已成为罗江区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。云峰诗社的诗人杨俊富当选为首届“全国十大农民诗人”、龙敦仁的作品荣获四川省“五个一”工程奖,他们身后,更多年轻人耳濡目染,点燃了文学梦想……

  70多年前,云峰诗社在鄢家诞生

  鄢家镇位于罗江区东部,距离城区仅几公里,因整个场镇盘踞在一座山坡上,当地人习惯称之为鄢家岭。100多年前,鄢家岭上有一座云峰寺,寺里有兴办义学的云龙书院,教书先生授经讲学,学童们晨诵夜读。上世纪四十年代,一位年少外出求学、戎马倥偬半生、做过一方县长的鄢家人周嘉禾归隐故里,常与本地文人聚在云龙书院吟诗作文,抒怀言志。1948年的一天,在周嘉禾的倡议下,他与鄢家文友周谦、杨凯、杨柏屏等人一道,成立了云峰诗社,集结诗文,发行社刊《云峰诗草》,收录诗歌百余首。云峰诗社从兴起到解散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,成员从最初的几个人,发展到十余人,虽是萤火之光,但也留下一段文学佳话,鄢家岭的土地上自此埋下了诗歌的种子。

  直到30多年后,这颗种子开始从沉睡中苏醒。1984年,鄢家镇星光村人龙敦仁在参与编纂乡志、搜集史料时,蓦然发现鄢家历史上曾有过一家名为“云峰诗社”的文学团体,读着几十年前先贤们留下的诗歌,他心潮澎湃,原本只写点新闻稿、在镇上当广播员的他,从此走上了学写诗歌的道路。他和鄢家镇文化站站长周贵绵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——恢复云峰诗社。

  他们寻访到那时尚健在的周谦老人,周谦在鄢家行医为生,是云峰诗社的发起人之一,在诗社负责处理日常事务,收集整理诗稿,编辑《云峰诗草》。据他介绍,当年诗社的诗友们怀着进步诗人的理想,借诗言志,以满腔的热情,创作了诗、词、歌、赋、楹联百余件作品。而他自己也存有一本手抄诗集《坚白生诗草》,200多首诗词全部由他一人创作。“暮色入窗蛰语哀,银河耿耿月徘徊。频闻犬吠知民苦,转辗秋思把酒杯。”从周谦的这首诗中,可以窥见早年“云峰诗社”诗人们的精神追求。

  重获新生,诗歌的种子蓬勃生长

  1998年,周谦去世,由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,恢复云峰诗社一事被暂时搁置下来。不过,鄢家人对于诗歌的热爱,一直延续着,从田间地头的农村广播里、镇文化站的黑板报上,都能寻找到深深浅浅的诗行。

  1996年复县后,罗江县委、县政府坚持“文化立县”发展理念,为继承优秀的诗歌文化传统,促进诗歌繁荣,确定自2006年开始举办中国·罗江诗歌节,每两年一届,由中国作协《诗刊》社、四川省作协《星星》诗刊社指导并主办。2007年,罗江县文化部门组织开展农民诗歌征集和评奖,得到诗歌爱好者积极响应,收到来自县内75名作者的246首诗、词,其中八成的作品竟然都出自鄢家人之手,大赛一等奖更是被鄢家农民包揽,获奖者是两个地地道道的鄢家农民——龙敦仁和杨俊富。2007年6月19日,罗江县在鄢家镇举办了农民诗歌朗诵会及颁奖仪式,活动现场人山人海,气氛十分热烈。让龙敦仁颇感意外的是,当天的活动上,他被主持人邀请上台,从领导手中接过一块题有“云峰诗社”的牌匾。长久以来心底的梦想在这一刻变成现实,云峰诗社正式恢复了!

  复社后,初始成员有十多个人,龙敦仁被推举为第一任社长,在他的牵头组织下,云峰诗社得到鄢家镇政府和县政府的资助和扶持,《云峰诗草》以年刊的形式得以复刊。云峰诗社的重获新生,是罗江重视文化事业、鄢家乡土诗歌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,几十年前先贤们埋下的诗歌种子,在鄢家岭的土地上蓬勃生长,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,涌现出了以杨俊富、龙敦仁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农民诗人。

  不负热爱,“农民诗人”左手码砖右手码字

  县里在搞诗歌征集的消息传来时,40岁出头的杨俊富正挽起裤腿,弓着腰,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自家水田里插秧。带口信的人站在田埂上大喊着他的名字,说镇上的人叫他誊两首自己的诗歌交上去。他在鄢家是出了名的“不务正业”,平时就爱读书写作,柜子里积存了大量诗稿。他依言选了两首参赛,然后继续田地务农、工地打工两头跑的生活。不久后喜讯传来,其中一首《驼背父亲》荣获一等奖,1000元的奖金让他感觉沉甸甸的。

  杨俊富,鄢家镇高峰村人,高中时狂热地爱上了文学。初二暑假时,童年玩伴谢木林从收废品的姐夫那里淘来一本没头没尾的《水浒传》,里面残缺的故事一直吊着他的胃口,升上罗江中学念高中后,他便用父母给的一周五角的零花钱在学校图书室办了个借书证,首先借来《水浒传》解馋。这一读,就让他对小说上了瘾,所有的课余时间他都用来看小说,以每周两本的速度,如饥似渴地阅读。无论是《东周列国志》等历史题材的小说,还是《人民文学》《十月》《当代》等现实主义作品,他都读了不少。

  1984年高中毕业,杨俊富因严重偏科而高考落榜。父亲觉得他天天看些无用的书没有前途,男娃子应当去学一门手艺,便买了两瓶老白干,让他跟村里一位泥工师傅学砌砖。他从此开始了泥工生涯,出过几次远门后,长期在罗江、德阳的工地上砌砖,这门手艺也真正成了他养家糊口的依靠。

  农忙时节干农活,农闲到周边的建筑工地打工,尽管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,只要到了晚上,杨俊富总是习惯性地抱着书看,有堵在胸腔的话就趴在工棚的木板上写下来。别的工友都打扑克或逛街去了,他就一人呆在工棚里;别的工友们都怨恨下雨天无活可干,他却暗暗庆幸又多了看书的时间。在一首名为《砌砖工》的诗中他如此写道:“用瓦刀敲击自己的骨头/敲痛生活的神经/把痛苦的日子码起来/成遮风避雨的墙/自己的身躯/总是裸露在墙的外面/如一片飘零的落叶”。在他的诗歌里,绝没有无病呻吟、故作高深和虚饰的浮华,只有真实的生活和劳动人民善良、坚韧的底色,粗粝而朴拙。虽然生活充满艰辛,他却这样写道:“我在快乐中穷困着/我在穷困中快乐着/也许我在穷开心/但我很富有……”不禁让人想起泰戈尔的那句诗,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。”

  2010年中国·罗江诗歌节举办前夕,由《诗刊》社和《星星》诗刊社联合发起评选首届“全国十大农民诗人”,杨俊富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从自己上千首的诗歌中选出20首去参评。没想到,一个毫无背景的鄢家农民诗人,在这项国家级权威诗歌刊物评选的奖项中榜上有名,他成功当选为“全国十大农民诗人”。获奖以后,杨俊富先后接受《人民日报》、央视、东方卫视、四川卫视等媒体采访,在《人民日报》《诗刊》《山东文学》《佛山文艺》等多家刊物发表作品,成为四川省作协会员,出版诗集《我是乡村一只小小鸟》,并与他人合著多部报告文学。在媒体朋友的帮助下,过去一直不相信写作可以安身立命的他告别了砌砖工的生涯,前往成都的一家文化公司上班。

  如今,杨俊富在罗江城里买了房,和家人住在罗江,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从事写作,读书写作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。但他仍然常回老家高峰村走走看看,因为“自己的根在那里”。他也常与本地文友交流,担任《云峰诗草》的编辑,今年5月应邀在德阳文庙为文友们主讲《怎样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诗意》,现场座无虚席……

  薪火相传,更多文学新苗在希望中成长

  “我们是农民,我们更是诗人/我们用稻麦抽穗的空闲/播种诗意……我们像栽秧一样爬格子/我们像爬格子一样栽秧……”一走进星光村云峰诗社,就能看见墙上一幅书法作品,内容出自龙敦仁的诗歌《我们是农民,我们更是诗人》,几乎每届中国·罗江诗歌节,这首诗都会被朗诵。说起这首诗的诞生,还有一个幕后故事,龙敦仁形容为“邱导一句话,逼我上梁山”:2010年3月,中国·罗江诗歌节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,本届诗歌节的一大看点是将为首届“全国十大农民诗人”颁奖,开幕式《诗韵罗江》由CCTV7《乡约》栏目打造。距离开幕式只剩下6天时间了,其他节目都已定板,唯独还缺一首反映农民诗人的主题诗,这让执行导演邱万富急得团团转。导演组决定两个备选方案,一是找罗江本地诗人写,二是约一个北京的诗人写。龙敦仁一听急了,心想罗江诗歌节的主题诗就应该由罗江人来写,不能丢罗江的脸。于是在并无把握的情况下把事情揽了过来,“邱导,让我来试试!”时间紧迫,半天过去,龙敦仁心头一阵乱麻,找不到眼子下笔。晚上邱导打来电话询问写好没有,龙敦仁说,“邱导,我们是农民,又不是诗人,哪有那么快哦!”邱导又问标题出来没……有了!电话中的几句对话,让龙敦仁突然有了灵感,“有了,就叫《我们是农民,我们更是诗人》!”放下电话,龙敦仁拿起笔一气呵成,一首46行的朗诵诗就这样被连夜“逼”了出来,开幕式上亮相后广受好评,著名作家高洪波称赞这首诗“为农民诗人群体刻画了一幅生动肖像。”

  龙敦仁不仅写诗,还写了大量歌词,歌词作品曾荣获四川省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他还是首届“全国书香之家”得主。云峰诗社恢复以后,龙敦仁当了9年的社长,为推动诗社发展做了大量工作,诗社成员目前已发展到60多人。他说,云峰诗社要坚持办下去,必须后继有人,他很高兴如今有杨俊富,还有以黄燕为代表的年轻人不断涌现出来。《云峰诗草》开辟有“诗草新苗”栏目,用来发表学生娃娃的诗作,让鄢家的诗歌传统发扬光大。

  黄燕是鄢家镇上的个体经营户,因为业余爱好文学,几年前经杨俊富介绍加入云峰诗社后,有一种“终于找到组织”的欣喜。过去,她喜欢看书,偶尔动动笔写点文字,纯粹是自娱自乐,也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到底算个啥。直到遇见云峰诗社,遇见龙老师和杨老师,才发现自己的差距,知道了努力的方向。而近两年来,她的进步有目共睹,作品开始频频见诸报端,她说,“有像杨老师这么优秀的领路人,想不努力都不行!”

  薪火相传,星光闪耀,“农民诗歌之乡”鄢家名不虚传。扛起锄头搞生产,放下锄头吟诗篇,匍匐在大地上书写,乘着诗歌的翅膀飞翔,云峰诗社的农民诗人们,一定会越飞越高!

  记者:刘春梅

  编辑:刘勋



责任编辑:林静
更多新闻扫码关注德阳日报公众号